來源:金融虎網 作者:雄飛 樂金
(資料圖)
清退P2P網貸業務兩年多后,游離在"助貸"平臺定位的洋錢罐在2023年或將"如愿"完成成為一家持牌小貸機構的轉型。今年1月9日,上市公司昆侖萬維(300418.SZ)發布公告,根據公司戰略規劃,優化資源配置,聚焦核心業務,擬將全資子公司新余市昆侖樂云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樂云小貸)100%股權以5.15億元人民幣轉讓給北京鋒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鋒泰科技),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樂云小貸的股權。公司及樂云小貸尚需向江西省金融辦申請本次交易的批準程序,本次交易獲批后,還需向相關監管部門提交工商變更登記申請及經營許可證變更申請。
據了解,鋒泰科技隸屬于瓴岳科技集團,正是洋錢罐平臺的聯合運營方之一。推動這一交易助力洋錢罐即將完成全面轉型的,是昆侖萬維及洋錢罐運營主體瓴岳科技背后共同的實控人周亞輝,他也是鋒泰科技的實控人。周亞輝曾因參與投資美股上市司“趣店”套現賺取20億而聞名業界。此外,從映客、快看漫畫、如涵等公司的投資中,周亞輝和昆侖萬維也賺得盆滿缽滿。
金融虎網注意到,洋錢罐借款平臺APP用戶注冊協議顯示,該網站由北京瓴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鋒泰科技有限公司及黑龍江三農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簡稱:三農信融擔)負責運營。天眼查APP顯示,鋒泰科技和黑龍江三農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均由北京岱坤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岱坤科技)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5日,鋒泰科技注冊資本從1億元增資至8.5億元,增幅達750%。同時,三農信融擔母公司北京宇飛龍商貿有限公司(簡稱:宇飛龍商貿)控股權由鋒泰科技變更為岱坤科技。在去年5月21日,宇飛龍商貿的注冊資本也從2億元增加到了8.4億元,
據披露,2017年8月31日,昆侖萬維第三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公司用自有資金50,000萬元人民幣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新余市昆侖樂云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2017年11月15日,樂云小貸取得《江西省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許可證》。2020年7月1日和2020年7月17日,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七十七次會議和202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以樂云小貸為主體和關聯方北京鋒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鋒泰科技”)合作,開展小額貸款相關業務。
鋒泰科技為岱坤科技全資子公司,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亞輝持有岱坤科技66.7%的股權,因此鋒泰科技為公司的關聯方。
樂云小貸為何剝離出昆侖萬維上市公司報表外?昆侖萬維在回應媒體時表示:“樂云小貸目前是依法合規、穩健有序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不存在風險。公司轉讓樂云小貸,是從優化資源配置,聚焦核心業務的角度考慮,是實施公司戰略發展規劃的舉措?!?。
昆侖萬維表示,本次轉讓樂云小貸股權后,樂云小貸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公司不存在為樂云小貸的提供擔保、財務資助、委托樂云小貸理財的情形,亦不存在其他樂云小貸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公司與樂云小貸不存在經營性往來。如江西省金融辦等監管部門否決鋒泰科技進行樂云小貸本次交易,不視為任一方違約,且各方均無須承擔其他任何法律責任。
昆侖萬維還指出,公司本次轉讓樂云小貸全部股權,有利于回籠資金,優化資源配置,聚焦核心業務,符合公司目前的戰略規劃,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況。本次轉讓的所得款項將用于補充公司日常經營所需流動資金,為公司業務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昆侖萬維預計2022年凈利潤至少10億元同比最多降35%
近日,昆侖萬維(300418.SZ)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22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10億-11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的凈利潤15.47億元同比下降35.35%-28.8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16億元-1.11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92%-13.14%。
關于業績變動的原因,昆侖萬維表示, 公司作為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平臺出海企業,利用國際化方面優勢,拓展海外市場。受資本市場下行的影響,公司綜合研判外部經濟環境壓力以及國際政治局勢變化風險,采取保守謹慎投資以及退出策略,謹慎的財務減值計提方式,因此報告期內公司投資相關的收益同比有所下降,導致整體歸母凈利潤下降,但歸母經營性凈利潤依然強勢增長。
報告期內,四大板塊核心業務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歸母經營性凈利潤大幅增長,2022年經營性凈利潤約為8.4億-10.9億元人民幣,較上期同比增幅約為92%-149%,2022年歸母經營性凈利潤約為7億-9.1億元人民幣,較上期同比增幅約為128%-197%。
昆侖萬維指出,本年度,元宇宙平臺Opera業績高速增長,其中,Opera GX 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2000萬;海外社交娛樂平臺Star X 降本增效增厚公司業績,同時“昆侖天工”AIGC全系列算法與模型發布,將賦能Star X平臺內容供給;游戲平臺Ark Games 自研游戲《圣境之塔》歐美及日韓版本陸續上線并已取得國內版號,預計未來為公司貢獻可觀的業績;休閑娛樂平臺閑徠互娛穩定運營,穩居國內棋牌龍頭地位并創新引入棋牌直播,持續為公司創造穩定現金流。
報告期內,昆侖萬維預計2022年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約為-1,6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虎網注意到,在業績預告發布的同時,昆侖萬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從11.98億元減少至11.77億元,降幅為1.73%。同時,1月29日,君聯資本總裁陳浩退出董事名單,新增百度旗下北京太合音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實穆為獨立董事。而在此次減資一個月前的12月8日,昆侖萬維剛完成了2.08%的增資,當時董事趙保卿退出,新增張為為董事,張宏亮為財務負責人。
樂云小貸轉讓曾因“監管機構審批問題”中止
事實上,這已不是昆侖萬維第一次籌劃轉讓樂云小貸股權,周亞輝的資本騰挪在多年前就曾上演。據金融虎網了解,2019年5月,昆侖萬維董事會就計劃將樂云小貸以5.3億元的對價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周亞輝控股的岱坤科技。但在2020年7月,昆侖萬維表示,因監管機構審批問題,擬終止轉讓樂云小貸股權,并以樂云小貸為主體和關聯方岱坤科技全資子公司鋒泰科技合作,開展小額貸款相關業務。
2020年,關于擬與關聯方開展小額貸款業務的事項,昆侖萬維曾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昆侖萬維在2020年7月8日《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中對“樂云小貸預計將發生關聯交易的金額,與合作方關聯費用的支付方式、關聯交易定價的依據以及價格是否公允”問題予以了否認。公告稱:“樂云小貸與鋒泰科技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有信貸融資需要的客戶提供服務,并向客戶收取各自的費用。樂云小貸無需向鋒泰科技支付任何費用,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費用的支付問題以及相關的資金往來,亦不存在關聯交易定價的事宜?!?/p>
從最新的財務報表來看,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1月10月,鋒泰科技營收為13.19億元,凈利潤為2.66億元。2021年營收為7.09億元,凈利潤為1.51億元。截至2022年10月30日,資產總額為18.67億元。而樂云小貸2022年1月-9月營收為35.8萬元,凈利潤為21.7萬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資產總額約為5億元。
可以看出,實際擁有小貸牌照的樂云小貸的營收和凈利潤少的可憐,而鋒泰科技的利潤卻頗為可觀。如果沒有樂云小貸牌照,鋒泰科技就不可能向客戶提供小額貸款服務,而沒有服務產品的鋒泰科技又哪來的客戶?在2018年年末和2019年3月末,樂云小貸總資產大約為4.99億元,全部轉到“應收款項總額”。
曾有媒體質疑稱:“樂云小貸賬面凈資產近5億元,而且在尚未開展業務的情況下,固定資產及各項費用都可能不存在或極少,那么,理論上這5億元基本上就以現金的形式存在。若是如此,按現行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其全年利息收入將超過100萬元。如果做好資金管理,買點兒理財產品,則利息收入會更多?!?。此外,一直沒開展業務的小貸公司數億元資金很可能在此前就已經被相關方違規占用,涉嫌信披違規。而此小額貸款業務的合作模式還未按商業規則出牌,很容易產生上市公司間接向實控人輸送利益的問題。
令人唏噓的是,時隔兩年后,樂云小貸的交易方從岱坤科技變為鋒泰科技幾乎是“換湯不換藥”,同時其對價也較目前縮水了1500萬元。岱坤科技與昔日從昆侖萬維剝離出來的P2P平臺洋錢罐關系緊密,兩家公司股權結構完全一致,昆侖萬維董事長周亞輝持股66.7%為大股東,洋錢罐創始人CEO劉永延持有28.3%的股份。
另一方面,作為助貸平臺洋錢罐的聯合運營方之一,鋒泰科技收購小貸牌照,亦或與洋錢罐的迫切轉型密切相關。早前業內就有質疑稱,樂云小貸和鋒泰科技合作開展小貸業務,是試圖通過上市公司背書,為周亞輝名下的洋錢罐提供資金通道。需要指出的是,如若轉讓成功,昆侖萬維徹底剝離互金業務,周亞輝作為各方控股股東,仍擁有網絡小貸牌照的控制權,但昆侖萬維則將相關業務剝離出了上市公司之外,洋錢罐則獲得了轉型網絡小貸的重要籌碼。
持有小貸牌照也是洋錢罐在清退P2P業務后最大的“愿景”。早在2020年10月10日,洋錢罐曾在一篇宣傳稿中宣布正式開啟轉型之路,成為持牌金融機構的服務者。轉型后的洋錢罐將依托線上運營經驗及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先進技術,通過為B端金融機構合作方提供助貸、獲客及系統服務更好的服務C端用戶的線上金融需求。2020年11月24日,洋錢罐發布公告稱,自互金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洋錢罐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的“三降’要求,截至2020年11月12日,洋錢罐已根據出借人持有資產的實際天數進行了本息兌付,完成了網貸出借人的存量清零。洋錢罐當時表示,將全面轉型為持牌金融機構的服務者,為有借款需求的借款人匹配適合的持牌金融機構的資金,如果是洋錢罐借款的用戶,仍需要按照約定還款。
周亞輝對于洋錢罐的偏愛也顯而易見。如今,昆侖萬維已將旗下的互金資產悉數變賣,唯有洋錢罐還由其本人親自接盤。業內曾披露,鋒泰科技基本仍是洋錢罐的原班人馬,由洋錢罐提供風控技術,由樂云小貸提供資金持牌放貸,如此業務條線便將再次被打通。北京瓴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鋒泰科技兩家公司企業信息中預留的郵箱地址完全相同,其后綴正是洋錢罐運營主體瓴岳科技的官網網址。
2016年12月,昆侖萬維擬將全資子公司Kunlun Group Limited昆侖香港持有的 YANGQIANGUAN LIMITED(簡稱“洋錢罐”) 5970萬股股權以約1.48億元的對價全部轉讓給 Keeneyes Future Holding Inc(簡稱KFH),但周亞輝擔任KFH唯一股東及董事,KFH為昆侖萬維公司關聯方,該交易構成了關聯交易。2016年12月13日,昆侖萬維公司收到周亞輝通知,洋錢罐的另一股東Happy Happy Go Limited將其持有的洋錢罐的140,300,000股股權以人民幣34,794.4萬元的對價全部轉讓給周亞輝的KFH。轉讓后,Happy Happy Go Limited將不再持有洋錢罐股份。至此,周亞輝將洋錢罐從上市公司體系中完全剝離。
2016年前三季度,洋錢罐資產總額約1.03億元,負債總額約6378.46萬元,應收款項約3282.93萬元;凈資產約3933.41萬元,營業收入約3600.43萬元;凈虧損約3738.24萬元。
近日,大眾證券報發文提出質疑稱:“2019年公司因“監管機構審批問題”終止轉讓樂云小貸股權給岱坤科技,這次交易對手為何由岱坤科技變為鋒泰科技,是為了規避上次審批卡殼嗎?樂云小貸股權轉讓價格為何由5.3億元降至5.15億元?2019年公司轉讓樂云小貸股權給岱坤科技,提交了股東大會審議。這次轉讓,為何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了呢?公司經營班子面對連續下降的業績有何扭轉的舉措?”
洋錢罐APP借款利率展示不透明 投訴量趨高
據官網介紹,瓴岳科技(Fintopia)是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數字科技集團。2015年成立至今,瓴岳科技始終聚焦消費金融,業務遍布中國大陸、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等;集團旗下擁有洋錢罐、現金借款APP、印尼數字金融平臺Easycash、菲律賓數字信貸平臺PesoAgad等品牌,全球注冊用戶超過7705萬,服務金融機構超過86家,全球交易金額超過1530億。
據黑貓平臺顯示,洋錢罐累計用戶投訴量超過9400余條,近30天投訴量為56條,投訴內容多為利率畸高、暴力催收等個貸業務問題,退還“超出利息”是則不少用戶的重要訴求。從用戶投訴的內容來看,不少都屬于幾年前的“歷史”借款問題,多名用戶訴稱其當時年利率近60%。針對用戶投訴,洋錢罐方面的響應速度還算及時,不過綜合來看,用戶評價兩極分化。
金融虎網注意到,根據洋錢罐借款平臺APP用戶注冊協議顯示,用戶在該平臺獲得借款股務后需繳納的費用分為“利息”及“其他費用”兩個類別。其中,利息指用戶與資金方申請借款成功后,根據借款本金算出的應還利息金額,由用戶向資金方編制付。其他費用則包括助貸平臺的“撮合”相關費用,由用戶向第三主服務提供方繳付。根據洋錢罐協議條款,其他費用中包括:擔保費、債務管理服務費以及服務提供方與用戶簽署的協議約定的其他費用。
從利率來看,洋錢罐提供的借款服務利率收取形式為日固定利率/月固定利率。日利率=年利率/365,月利率=年利率/12。年利率基于合同簽署日前一工作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最新1年期LPR加減一定基點形成。已發放的貸款執行既定利率不變。
這也意味著,用戶若在該平臺申請借款,受其他費用的影響,無疑將提高大大個人的借貸成本。去年10月,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2年第7期風險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廣大消費者要選擇正規機構辦理貸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為侵害權益,注意防范陷阱風險,這些陷阱即包括“高額手續費、提供名不副實的中介服務”等。同時,消費者如果有借款需求,應通過正規金融機構、正規渠道進行咨詢或者辦理。如確需中介服務,不要輕信間接的貸款服務要約,要注意核實中介機構資質,詳細了解中介服務與合同內容,警惕貸款營銷宣傳中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息費標準等虛假宣傳行為。
另一方面,據金融虎網此前觀察,截至目前,已有30家消金機構公示的貸款業務及服務定價產品年化利率已均在24%以下,并在大幅壓降歷史有瑕疵的產品規模。
從資質來看,目前的洋錢罐作為助貸中介平臺,在未完成小貸牌照收購前,還尚不具備放貸主體資質。金融虎網還注意到,從產品端來看,洋錢罐借款APP和官網目前也并未按規定展示貸款年化利率以及綜合年化費率等關鍵信息,存在息費不透明、不明示年化綜合資金成本的情況,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其借款APP僅顯示,最高可借20萬元,綜合年化成本9%起。
根據央行于2021年3月發布的3號公告顯示,為維護貸款市場競爭秩序,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所有貸款產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化利率。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其中,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包括但不限于存款類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以及為貸款業務提供廣告或展示平臺的互聯網平臺等。
另需指出的是,按照目前監管機構的要求,各地消費金融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將個人貸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內,即使是民間借貸,按照最高法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規定: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計算可得如今民間借貸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
隨著今年6月30日底整改期限的臨近,留給洋錢罐解決諸多問題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而拿下網絡小貸牌照,無疑將給其未來的合規性增加重要的法碼。